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一个书香充盈的社会,必定是满载希望和充满生机的社会。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以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启迪思想、浸润心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深刻领会建设书香社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读书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民族品格、锤炼民族意志、坚定民族志向的重要方式。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思想底蕴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是密切相关的。建设书香社会,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同志一贯重视读书,强调“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读书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国家和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就会得到极大提升。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千百年来,中国人尊重知识、重视读书,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在新时代,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科学把握建设书香社会的着力点
建设书香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任务是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应加强理论武装,促使人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同时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全面了解新中国70年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了解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内涵和实质,不为其中的错误理论和观点所困、所惑,在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与交锋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敢于并善于亮剑。
建设书香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滋养、温润人们的心灵。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基因,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应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运用赋予新意、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规范完善等方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感化人、教育人。文化从业者应秉持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掌握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感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汲取人文和道德的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激活经典、融入当下,创作更多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体现中华文化精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为人民群众奉献丰富的精神食粮,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建设书香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台和载体。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统筹,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政策和人力、物力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开展诵读、征文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大力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以文化名家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为抓手,进行阅读宣传和推广,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善读书,借助经典著作的阅读传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看到,当前我国网民已超过8亿人,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的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推进全民阅读多媒体、多平台融合,为不同读者群体提供定位精准、选择多样、均等便利的阅读服务,让多读书、读好书实现网上网下全面开花,不断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户户有书香、处处沁书香,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罗 翔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6日 13 版)
主办: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严禁下载。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537号 邮编:050091
网站标识码:1300000045(浏览本站建议 分辨率:1280×800)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