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纪委监委 > 廉洁悦读
收藏红色岁月 传承红色家风

有一种初心源自家风,有一种情怀根系家国,有一种收藏铭刻岁月……

在四川省乐山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红色历史痕迹的收集和整理,十几年初心不改;他们专注于爱党爱国主义的传播和教育,十几年风雨无阻。他们用收藏捡拾红色记忆,用情怀丈量红色足迹,用坚守传承红色家风,他们是乐山收藏界的“红”人,被称为——“红色收藏家”。

笔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走进乐山城区一栋朴素陈旧的居民楼,与乐山红色收藏的代表性人物——乐山市市中区收藏家协会会长郜晋,副会长罗婉英、张晓明面对面,听他们讲述红色收藏的故事。

起——

“长辈的从军经历和言传身教是埋在心中的红色种子”

什么是红色收藏?郜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是皇冠体育官网建党、建军、建国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国家兴盛等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的文献、实物等相关物品的收藏,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等阶段事件,藏品可囊括文献资料、诗词、徽章、书画、雕塑、小人书、门券等等。说简单点就是革命历史过程中产生、留下的各种文字的、实物的、平面的、立体的痕迹。”这个定义,其实也道出了“红色收藏家”们的“家底”。

为什么选择走上红色收藏之路?三位收藏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成长的家庭和经历。

“我从小随姐姐、姐夫长大,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姐夫,他在抗战时期从军,解放四川后,五十年代随军入藏,又参与了和平解放西藏。应该说是家庭的这种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罗婉英的话引得一旁的郜晋和张晓明不时点头,因为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红色家庭基因。

“我们俩的父亲都是当年随刘邓大军南下的解放军和新四军老革命,他的父亲还曾是地下党。”郜晋指了指一旁的张晓明。“我的祖籍在山西,父亲为我取名为‘晋’就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但是革命年代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父辈的从军经历和言传身教是埋在心中的红色种子。”提起父亲,郜晋的言语间充满了崇拜和自豪。

“红色收藏,都是我们自然而然就想要去做的事情,既不为盈利也不为名誉,就是单纯地想要通过收集这些物件,重温父辈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等于是捡拾起了一段历史。”张晓明一语道破“初心”,而正是这样的初心,在红色家风的吹拂下,发芽开花。

传——

“我们不愿只当一个‘收荒匠’把藏品放在家里,而是要利用它们讲好中国故事”

从2004年收藏家协会成立算起,迄今已走过14个寒暑。从创建伊始只有12人,发展至今拥有会员120余人,规模整整扩大了10倍;从最初的区区百余件藏品且难以形成专题,到如今上万件藏品200个专题,足可填满几个博物馆;红色藏品的足迹从踏遍乐山乐水,到如今走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参与文化交流,这其中饱含了收藏家们太多的艰辛和坚守,饱含了厚重的红色情怀和赤子之心。

“我们不愿只当一个‘收荒匠’把藏品放在家里,而是要利用它们讲好中国故事,也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再发现、再整理和再创作,把一件件藏品组成一个个主题藏集,再串起一个个故事,皇冠体育官网党、国家、民族的故事,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红色收藏品的价值。”郜晋讲得字字有力,以一个收藏家的视角诠释了他心中厚重的家国情怀。

用情怀做收藏,坚持才更有意义。在以门券收藏见长的罗婉英眼中,情怀是用时间堆砌的信念。

“我收藏整理的上千张红色门券背后所讲述的故事,连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罗婉英从1988年开始,陆续收集、整理、制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光辉的经历——一代伟人毛泽东》《亲切的关怀——邓小平题词》《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20部门券专题,每部专题从构思、收集、整理、写文案到制作都耗时漫长,情怀是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这一坚持就是30年。期间她不断精益求精,丰富专题内容、深挖文化含金量,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专题,囊括了中共一大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间段的领袖人物、重大会议、重大战役在博物馆、纪念馆等所有纪念参观门券155枚,先后三次整理组券,才让这段红色史诗得以完整生动地呈现,这个时间跨度是13年。而罗婉英作为红色文化传播使者的时间跨度是30年。

退休前的罗婉英是名小学语文老师。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门券可以作为生动直观的教具融入到授课当中。于是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时,通过展示“鸭绿江断桥遗址”、“抗美援朝纪念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等门券让学生们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在讲授《小萝卜头》时,“重庆渣滓洞监狱旧址”门券深深牵动了学生们的心。

“文化自信,就要积极参与、传递文化,特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红色文化。”用藏品宣传红色文化成为以罗婉英为代表的众多红色收藏家的价值追求。

红色收藏大部分属于公益性收藏,除了文化价值,几乎没有经济价值可言。而“红色收藏展”更是属于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展览,不仅不收费,有时还要自掏腰包制作专题、付路费、买工作餐,但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乐此不疲,长年利用周末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收藏“五进”巡展,走进学校、企业、乡镇、社区和部队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因,足迹几乎走遍大半个乐山,成为了乐山红色展览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协会主办的各类红色收藏展览达89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能用自己的藏品引导广大群众更好地认识历史,产生思想共鸣,与党和国家一路同行,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说这话时,郜晋的脸上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荣光。

承——

“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在藏品上,也体现在收藏者的思想上”

“在《毛泽东一家》这个专题的组集过程中,我了解在毛泽东的引导下,他的家人一个个都走上了革命道路。这让我非常感动。于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就努力把这种让我感动的宝贵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对国家也有一种使命感。”罗婉英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播让更多人成为榜样。

在郜晋看来,红色文化传播是当前开展的社会廉洁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讲好家风故事,首先应该讲好党的故事。

“从广义上说,党的优良传统也就是党的红色家风,它会影响党员个人,再由个人影响到家庭,然后才能代代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好家风首先要宣传好党的好作风。”

收藏家们既是这样向外传播,也是这样向内传承的。

目前,乐山市中区收藏家协会会员以50至70岁的老人居多,也不乏3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学者、公务员等各行业人员,也有父子兵、夫妻档、爷孙组等各种家人齐上阵的组合。他们中的大多数主要从事红色收藏。

党的优良传统既体现在藏品上,也体现在收藏者的思想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红色文化的影响熏陶促进了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

“要说家风教育其实都是潜移默化的,我只是把父亲对党和国家忠诚的信念根植于自己的心中,再用这些思想和收集藏品时的感悟引导教育我的女儿,我希望这样代代传承下去。”郜晋相信,党的优良传统也会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中代代流传下去。

对于未来,对于红色收藏和传播,郜晋引用了一句流行语:“永远在路上!”他相信,在收藏家们的坚持下,一颗颗“初心”的种子会撒播到社会各行各业丰沃的土壤中,在人们心中生长出蓬勃向上的姿态。(杨婧 许晨)

清风纪语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